陽光總在風雨后 萬險千難總有情
——記益婁高速公路第十一合同段“大干180天,創造奇跡”工作(二)
6月底,湖南北部、江西北部遭遇連日持續性降水。湖南省氣候中心統計,6月全省平均降水日數位20.5天,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一高位。受強降雨影響,貫穿湖南省婁底市和湘鄉市境內的漣水河水位連續上漲,至7月1日突破歷史水位,7月1日13時,省防汛指揮中心決定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級。益婁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控制性工程白鷺灣漣水河大橋施工鋼棧橋因超負荷的水壓被攔腰沖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500余萬元,同時給益婁高速公路11合同段本就緊張的施工工期更加增添挑戰難度。

洪水無情,人有情;天災無情,人有義。災害發生時,益婁高速第11合同段項目部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項目部人員24小時值班,觀察河流洪水變化,進退有度,將公司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公司財產安全和員工人身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災后第二天,益婁11合同段項目部立馬召開了漣水河大橋鋼棧橋“災后復建”專題討論會。會議強調,漣水河大橋是益婁高速公路的重要節點工程,為實現今年年底通車目標,災后復建刻不容緩,當務之急必須科學部署災后復建工作,合理安排進度計劃,打撈鋼棧橋雜物,清理淤堵,重新搭建鋼棧橋。
7月5日,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舒行鋼親臨漣水河大橋施工一線查看災情,指導災后復建工作,看望慰問奮戰在一線的建設者。
舒行鋼廳長在第11合同段白鷺灣漣水大橋施工現場聽了公司董事長謝志方講述的有關情況后,充分肯定了益婁高速第11合同段項目部堅守一線防汛抗災、迅速開展災后施工生產工作的決心和成果。同時要求全體參建者弘揚防汛抗災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一心,以實際行動落實“兩保一優一樹”目標,確保益婁高速在工期內公路安全、優質、高效建成通車。

躍遷之時,當有智勇之策;攻堅之際,最需磅礴之力。災情發生后的益婁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項目部面對如此大的建設壓力,卻有了風雨后陽光般的火熱激情與動力。
46歲的漣水河大橋總工程師凌受南,在抗洪搶險期間,一直堅守工地,以身作則,忠于職守,忘我工作,每隔2小時拍攝抗洪現場圖片,上報項目部,保證信息通暢不間斷,忙到晚上只能睡2、3個小時,一連十幾天都如此。并且期間,岳母逝世他也只是回家看一眼,然后立馬回到工地緊急工作。面對妻子的責問,他也只能說聲抱歉。災后復建工作他更是積極響應,從容應對,舍己忘我。他的行為為項目部員工的災后復建行動樹立了引導標桿。
譚勇,30歲現場施工技術員,正值新婚。因抗洪救災和災后復建工作,他主動放棄休假,堅守工地。他說:“常年與家人分離很痛苦,但是我在這還擁有一個大家庭。災難時期,是這個大家庭齊心協力共度難關的時候,是這個大家庭需要我的時候,我怎能離開呢!”質樸真誠的話語感動了在場所有人,也影響了一批相似經歷的員工,他的舉動在項目部災后復建工作中形成了榜樣。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益婁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項目部全體成員的一起努力,截止目前,漣水河大橋鋼棧橋已基本完成橫跨修復,漣水河大橋11#墩0#塊已澆筑混凝土,一工區K85+400——K86+761.54路基精加工96區項驗收。工程建設進度有序推進。

一工區路基精加工情況

漣水鋼棧橋復建橫跨

漣水河大橋11#墩0#塊澆筑前期工作

掃一掃關注我們